今年春节,在河南工作的四川人杨先生,不必再重复过去27年里回家21个小时的漫长旅程,坐高铁5个半小时到家。 今年春节,成都各大酒店“一房难求”,价格几乎翻番,在锦里、宽窄巷子、熊猫基地,北方口音的游客越来越多。 今年春节,成都的旅行社跃跃欲试,借助高铁开通,越来越多的四川游客,乘高铁到陕西、贵州、甘肃等地游玩。 今年春运的新变化,源于西成高铁、渝贵铁路的开通,高铁时代的到来,让过年回家舒适便捷,改变了出行方式,更为经济发展带来“高铁红利”。
对于在河南洛阳工作的四川人杨先生来说,今年回家之路轻松多了,他在洛阳上大学、工作已有27年,每年春节都会回资阳乐至老家过年。 然而,在西成高铁开通前,无论是走洛阳―西安―成都,还是洛阳―襄阳―达州―成都,从洛阳到成都都没有高铁,他只能乘坐T(特快)、K(快速)字头列车。 从洛阳到成都,最快的一趟车都要21小时,其他车次一般要23个小时,“基本都是一天一夜”。 “21个小时火车,坐起来很疲惫,所以春节回家是个大难题。”在西成高铁开通后,杨先生春节回家过年,再也不是人在?逋玖恕N鞒筛咛?开通后,成都至洛阳开通了直达G2208次列车,全程都是高铁,用时也从21个小时,缩短到5小时35分钟左右。 不止是杨先生,因为铁路新线开通,今年春运,回家更加便捷的,还有四川巴中小伙蔡先生。 五年前,高中毕业的蔡先生到广州的电子厂打工,每年春运,他都要回到巴中老家过年,但每年买票、坐火车都是一次“折磨”,最快的一趟火车,需要25小时。 不过,在1月25日,渝贵铁路正式开通,虽然渝、贵两字,看起来和四川不沾边,但渝贵开通,让四川形成南下出海的大通道。 在珠三角务工的大量川人,包括蔡先生,在春节回家过年时,再也不用坐超过20个小时的K字头列车了,乘坐动车,最快只需要9小时50分钟,“虽然票价高了一点,但毕竟是动车嘛,节约了很多时间。”
西成高铁、渝贵铁路的相继开通,不仅改变了春运出行,更对成都乃至四川的旅游市场带来明显的变化。 春节旺季将至,本就火热的成都各酒店出现“一房难求”的场面。2月10日,记者走访多家酒店发现,春节期间(初一至初六),各酒店房间基本被预订一空。 10日上午,在成都春熙路一家酒店,两名游客前来预定房间,但酒店负责人黄先生无奈摊手,“春节期间没房了”。 这家酒店共113间房,今年春节初一至初六期间,房间基本已被预订一空,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来的游客,价格也持续走高。一间大床房,旅游淡季价格为209元,在春节期间要涨到409元。标准间淡季只要250元,在春节期间要上涨250-300元,“价格基本上翻了一番。”在蜀都大道、东大街、天府广场、人民公园附近4家酒店,春节期间,房间已被预订90%以上,价格也涨了不少。
事实上,这种变化早在去年底就已开始。黄先生告诉记者,去年下半年,尤其是11月后,随着西成高铁开通,大量陕西游客乘坐高铁来四川旅游,“可以明显感觉到,酒店住客中,陕西口音的旅客多了很多。” 他举例说,2016年12月、2017年1月和2月,酒店入住率只有60%,但在2017年12月、2018年1月和2月,入住率达到80%-90%。 来自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,西成高铁开通后,每逢周末,成都西安两地往返的车票都持续走俏。 高铁的开通的确极大促进了两地旅游业的发展,让“朝登大雁塔,夕游武侯祠”成为可能。 对于西成高铁带来的红利,成都光大旅行社副总吴亮深有体会,在西成高铁开通前,每年11月的陕西团几乎无人问津。如今,随着高铁开通,不仅是西安,包括宁夏、甘肃等省的北方游客极速升温。
同时,从四川前往西安的游客数量也大增,“上个月都还在发团,现在因为春运才停的,等春运结束后,陕西高铁团就立即恢复上架”。同时,这家旅行社也将在今年上架贵州游高铁团。“渝贵铁路开通后,从成都过去非常方便,贵州旅游资源丰富,潜力非常大。”他说,除了开通贵州一地的高铁团外,还将借助贵广高铁,上架贵州-广西两省游的高铁团,甚至贵州-广西-广东三省游的高铁团。 2017年12月6日,西成高铁开通,动车从成都开出抵达西安后,向东可接轨郑(州)西(安)高铁,衔接北京、天津、太原、石家庄等北方城市;向西可接宝(鸡)兰(州)高铁,一路直通到新疆。 2018年1月25日,渝贵铁路开通,动车由成渝高铁再接渝贵铁路,向东可搭上沪昆高铁,向南由渝贵铁路接上贵广客专。通过渝贵铁路成都至贵阳、昆明、长沙、南宁、广州开行大量动车组,取代过去的绿皮车,通勤时间大幅度缩短。
上述两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开通后,在南、北两个大方向上,四川打通了“任督二脉”,融入全国高铁路网,形成了快速通道。 目前正在建设的成都至贵阳高铁隧道已全线贯通,有望在明年底开通运营,届时成都至贵阳、南宁、广州、昆明、长沙等地的动车组,也将再次提速。 从慢腾腾的绿皮车,到时速300公里的高铁,从21小时到5个半小时,每一条高铁的开通,它带来的,不仅是更舒适的出行体验,改变的,也不仅是公众的出行方式,更为沿线经济发展带来“高铁红利”,它改变的,是整个区域的发展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