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如歌,又是一年毕业季到来,走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,校园面貌焕然一新、教师笑容幸福洋溢、学生气息朝气蓬勃、教学质量跨越发展……处处呈现着蓬勃向上的景象。
日暖风和开桃李,笔酣墨浓写春秋。
拼搏结硕果,发展谱新篇,跨越创佳绩,勇于开拓进取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紧抓机遇、乘势而上,在追逐梦想的职教征途中,他一次次华丽转身,身后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:
连续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“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;2013年度“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”立项建设院校;以高职高专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,并荣获“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”称号……
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以建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,在“全体员工人人发展,广大学生个个成才”的“成就每一个人”理念引领下,始终坚持“特色办学,质量立校,内涵发展”,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实现了“实训——顶岗实习——就业”一条龙,为每一名学生创造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。以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口碑,学院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打造了一张耀眼的名片。
一路走来,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宛如一棵大树,在职业教育大发展中伸枝抽叶,在打造特色与勇于创新中枝繁叶茂。作为锡林郭勒盟唯一一所高等学府,学院紧密结合锡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短短12年,着力建设了服务区域经济的电力能源、煤炭化工、装备制造等紧缺人才专业,重点打造了民族文化、艺术、体育教育等特色专业,继续支持医疗卫生、学前教育等拳头专业,形成了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,培养了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在显著成绩的背后,这所学院究竟有着怎样独到的办学模式?让我们一同走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,去探寻……
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
科学的发展目标,能够统一思想,凝聚人心,集聚发展力量。学院“十二五”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,以促进内涵发展为核心任务,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点,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的产学相结合办学特色,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。
实现这一目标,质量是关键。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正确处理规模、结构、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,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;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;积极搭建教学、实践和就业“三位一体”的大平台;大力推进产学一体化发展,把教学、育人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;在推进文化传承的特色与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。
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杨富有副院长介绍说,2010年学院投入1000万元启动第一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,2014年圆满完成预期目标;同年,学院再次投入1000万元启动第二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。通过第一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,使学院的专业建设、教材建设、课程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,并涌现出优秀的成果。
——专业建设长足发展。学院在第一期质量工程中每年投入10万元重点建设2个院级品牌专业、5个院级骨干专业、2个院级特色专业,并重点培育了助产、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自治区品牌专业,护理专业建设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。同时,护理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畜牧兽医、民族体育、学前教育、音乐教育等6个专业作为自治区示范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。
——教材建设成果突出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是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,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,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。自2011年至2014年,学院向自治区大中专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推荐、申报蒙古文教材38部,其中20部获得立项,11部已经正式出版并在教学中应用,这些教材有的填补了自治区甚至国内教材空白。学院教师主编、参编公开出版教材70部,自编教材42部,其中获高职高专“十二五”国家规划教材2部。
——课程建设水平提高。构建融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、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,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,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。截至目前,共建有院级精品课45门,其中有14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;已建有院级课程改革试点课207门,正在建设的院级网络资源共享课程20门。通过课程建设,提高了教学资源共享能力。
——高素质“双师结构”教师队伍臻于成熟。学院按照“引派结合,培聘并举,专兼和鸣,校企融通”的原则,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、专业带头人培养、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程,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。目前,已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培训32人次,完成教师外出培训619人次。选拔和培养院级教学名师20人,院级杰出青年教师10人,自治区教学名师、教坛新秀7人,已建成自治区教学团队3个。学院聘任151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,专业教师中“双师”素质教师比例超过50%,兼职教师任课占专业总课时比例达40%。
以质量求生存、以质量谋发展成为学院广大教职工的共识,各教学单位也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,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,进行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零距离无缝对接,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零距离紧密融合,最终实现从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口就业。